別讓勤刷牙反而毀了你的笑容!
最近門診遇到好多像Nina這樣的案例,明明每天刷四次牙,牙齒卻越來越敏感,吃冰喝熱就痠痛到不行。仔細檢查才發現,原來是刷牙太用力把牙齦都刷到退縮啦!這可不是個案喔,根據統計,全台灣有超過99%的人都有牙周問題,根本是亞洲第一慘!
為什麼越認真刷牙問題越多?
迷思破解:大力≠乾淨
很多人以為「用力刷才能去除黃垢」,根本大錯特錯!我們的牙齒表面其實有層琺瑯質保護層,過度用力就像拿菜瓜布刷瓷器,刷到破皮還以為更乾淨。臨床常見三大後果:
- 牙齦退縮露出牙根
- 牙頸部磨出V型凹痕
- 冷熱敏感連喝溫水都痛
正確刷牙四要訣
1. 像對待嬰兒肌膚般輕柔
- 牙刷毛要輕貼牙面,用「羽毛掃過」的力道
- 建議改用軟毛牙刷,刷頭大小要能伸進後牙區
- 手掌握法改用「握筆姿勢」更好控制力道
2. 三分鐘是基本門檻
- 每顆牙齒的三個面都要照顧到:外側、內側、咬合面
- 搭配333原則:三餐後30分鐘內刷牙,每次至少3分鐘
- 智齒區域要特別加強,可用單束毛牙刷深入清潔
3. 關鍵在「牙齦溝」清潔
- 牙刷要45度角對準牙肉邊緣
- 用「水平震動」手法帶走牙菌斑
- 出血別緊張!持續正確清潔1-2週會改善
4. 牙刷更換不能省
- 開花、倒毛就該換
- 即便看起來完好,三個月也要強制更換
- 感冒痊癒後務必換新,避免細菌殘留
進階護牙神器推薦
牙線使用時機
- 每晚睡前一定要用
- 傳統牙線 vs 牙線棒各有優缺
- 初學者建議從蠟線開始練習
漱口水挑選眉角
- 避免含酒精成分,容易刺激黏膜
- 兒童要用專用配方
- 含氟成分能強化琺瑯質
牙間刷使用時機
- 牙縫較大者適用
- 要從最小尺寸開始試
- 使用時要水平進出勿硬塞
牙醫診間常見QA
Q:電動牙刷比較好? A:手動牙刷也能刷乾淨,重點是技巧。若要用電動牙刷,建議選音波式較溫和。
Q:刷牙流血還要繼續刷嗎? A:輕微出血是牙齦發炎警訊,更應該溫和清潔。若持續出血超過兩週要就診。
Q:牙齒美白會傷牙? A:市售美白產品多含過氧化物,長期使用可能造成敏感,建議先諮詢醫師。
最後提醒大家,每半年洗牙不只是清結石,更是讓醫師幫你檢查刷牙盲點的好機會。下次洗牙時,不妨請醫師用牙菌斑顯示劑幫你找出沒刷乾淨的區域,才能真正對症下藥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