😲 黑眼圈竟然會變色?3大類型成因全解密
大家是不是常常覺得奇怪,明明每天睡滿8小時,眼下那兩坨黑影卻像被揍過一樣?其實黑眼圈會根據不同成因「變色」喔!皮膚科醫師發現主要分為這三種顏色:
🔵 藍青色黑眼圈:血液在跟你抗議啦!
- 形成原因:就像手腳冰冷會發青,眼周血管循環差時,血液缺氧就會透出藍青色。常發生在熬夜追劇、整天盯電腦的上班族
- 特徵檢查:用手指輕輕拉平下眼瞼,顏色會變淡的就是這種類型
- 危險族群:貧血女孩、過敏性鼻炎患者、冷氣房久坐族
🟤 咖啡色黑眼圈:皮膚在跟你記仇!
- 形成原因:長期暴力卸妝、亂揉眼睛,或是防曬沒做好讓紫外線刺激,都會造成「慢性發炎」導致色素沉澱
- 特徵檢查:不管怎麼拉扯眼周皮膚,顏色都不會改變,像沾到咖啡漬一樣
- 危險族群:愛用深色眼影者、不愛擦防曬者、異位性皮膚炎患者
⚫ 黑色黑眼圈:地心引力來敲門!
- 形成原因:膠原蛋白流失導致眼周皮膚鬆弛,形成陰影型的假性黑眼圈,通常伴隨眼袋出現
- 特徵檢查:抬頭照鏡子時顏色變淡,低頭時又變明顯
- 危險族群:35歲以上熟齡肌、愛貼雙眼皮貼者、突然爆瘦者
✋ 對症按摩術:這三個黃金穴道要記牢
皮膚科醫師親授「眼周氣血循環按摩法」,每天早晚各做3分鐘:
1. 睛明穴:開機醒腦必按
- 位置:鼻樑兩側,內眼角凹陷處(戴眼鏡鼻墊的位置)
- 按摩法:雙手食指腹垂直輕壓10秒,會感覺酸酸麻麻的
- 加強版:按壓時同步做「閉眼→用力擠眼→突然睜眼」動作
2. 四白穴:消水腫神器
- 位置:瞳孔正下方,眼眶骨下緣凹陷處
- 按摩法:食指關節頂住穴位,邊按邊畫小圓,記得要塗眼霜避免拉扯
- 偷吃步:冰鎮湯匙背面敷在穴位上,消腫效果加倍
3. 瞳子髎穴:提拉眼尾關鍵
- 位置:外眼角外側1指寬,摸得到骨頭凹陷處
- 按摩法:雙手無名指同時往太陽穴方向輕推,像在幫眼睛畫貓眼線
- 進階版:按摩時嘴巴做「嗚→一」發音,帶動臉部肌肉
💡 按摩小撇步:先用溫毛巾敷眼1分鐘再開始,搭配嬰兒油或眼部專用按摩霜更順手!
🧴 不同顏色黑眼圈的保養對策
藍青色款|熱敷+促循環
- 睡前戴蒸汽眼罩(推薦含洋甘菊成分)
- 喝紅棗枸杞茶(加一片生薑效果更好)
- 眼霜挑選重點:含維生素K、咖啡因成分
咖啡色款|美白+防摩擦
- 改用乳液狀眼唇卸妝液,化妝棉要先浸濕
- 眼周防曬要用「物理性防曬品」(成分含氧化鋅)
- 美白神器:維他命C導入療程,但要避開雷射後脆弱期
黑色款|抗老+緊緻
- 睡覺時墊兩個枕頭,避免水分堆積
- 眼霜選擇含「胜肽複合物」成分
- 每週2次「眼球健身操」:盯著指尖做上下左右移動訓練
🛌 日常保養5大禁忌
- ❌ 趴睡壓迫眼周(側睡也容易長皺紋!)
- ❌ 用熱水洗臉(超過38度會破壞皮脂膜)
- ❌ 戴隱形眼鏡超過10小時(角膜缺氧會加重黑眼圈)
- ❌ 吃太鹹的消夜(水分滯留讓眼袋更明顯)
- ❌ 長時間戴粗框眼鏡(鼻樑受壓影響循環)
💪 眼輪匝肌訓練法(每天3分鐘)
跟著日本醫師這樣練,打造緊緻眼周:
- 用力閉眼5秒(像被強風吹到睜不開)
- 突然瞪大眼看天花板5秒(想像看到蟑螂)
- 轉動眼球寫「8」字10次
- 快速眨眼30下(像在拋媚眼)
- 最後雙手搓熱敷眼窩10秒
原來對付黑眼圈要像談戀愛,要先搞清楚它的「屬性」才能對症下藥!從今天開始觀察自己的眼圈顏色,搭配適合的保養方式,就算素顏也能擁有明亮電眼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