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小孩腳上冒紫斑要當心!認識會攻擊腎臟的過敏性紫斑症

👩⚕️真實案例:從肚子痛揭發的危機

8歲的妞妞被媽媽帶到診間時,整個人縮在椅子上抱著肚子。媽媽焦急地說:「早上喝完牛奶就開始喊痛,痛到連最愛的卡通都不想看…」檢查腹部沒明顯異常,正準備開腸胃藥時,媽媽突然補了句:「對了醫生,她腳上這幾天長了好多奇怪的紅點,越抓越多耶!」

捲起褲管那刻我驚呆了!從腳踝到大腿後側布滿「壓不褪色的紫紅色斑點」,像撒了滿腿的紅豆冰,這絕對不是普通過敏!馬上轉診到大醫院檢查,果然確診「過敏性紫斑症」。

🩺什麼是過敏性紫斑症?

這種病正式名稱叫「亨諾-許蘭氏紫斑症」,是兒童最常見的血管炎之一。2-8歲小朋友最容易中標,尤其男生機率更高。雖然叫「過敏性」,但其實是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自身血管,導致微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紫斑。

發病3大前兆

  1. 病毒感染史:常發生在感冒、腸胃炎後1-2週
  2. 藥物刺激:某些抗生素或止痛藥可能誘發
  3. 不明原因:約3成孩子找不到明確誘因

🚨4大典型症狀要牢記

1. 皮膚紫斑(100%出現)

  • 位置:受地心引力影響,集中在「下肢+臀部」
  • 特徵:按壓不褪色、會稍微凸起,從紅疹逐漸轉深紫色
  • 進程:通常3-4天內快速擴散,可能融合成大片瘀斑

2. 關節疼痛(75%)

  • 膝蓋/腳踝最常腫痛
  • 嚴重時會痛到不想走路
  • 通常1週內緩解不留後遺症

3. 腹部絞痛(50%)

  • 肚臍周圍間歇性劇痛
  • 可能伴隨嘔吐或血便
  • 約2成患者會腸道出血

4. 腎臟侵犯(25-50%)

最危險的併發症!可能出現:

  • 小便帶血或泡沫
  • 血壓突然升高
  • 臉部/眼皮浮腫
  • 約3-4%會惡化成腎衰竭

🏥診斷與治療重點

黃金診斷標準

✅典型紫斑 + 任一種症狀(腹痛/關節痛/腎炎) ❌血小板正常(與白血病紫斑最大區別)

必要檢查項目

檢查類型 目的
尿液分析 偵測血尿/蛋白尿
血液檢查 確認血小板數量
IgA檢測 輔助診斷指標
腎臟超音波 評估腎臟損傷

3階段治療法

  1. 居家照護

    • 抬高雙腿減輕紫斑
    • 冰敷腫痛關節
    • 記錄排尿狀況
  2. 藥物治療

    • 止痛:acetaminophen(忌用布洛芬)
    • 類固醇:短期控制發炎
    • 免疫抑制劑:嚴重腎炎時使用
  3. 長期追蹤

    • 發病後半年內每月驗尿
    • 每年腎功能檢查至少3年
    • 復發時需立即回診

💡家長必學的觀察技巧

紫斑辨認口訣

「壓不褪、會隆起、從腳起、向上移」

危險徵兆快送醫

⚠️小便顏色像可樂 ⚠️腹痛到蜷曲哭鬧 ⚠️關節腫脹無法動 ⚠️紫斑蔓延到軀幹

🛑預防復發5要訣

  1. 感冒時多休息少外出
  2. 避免服用非必要藥物
  3. 每天檢查下肢皮膚
  4. 維持正常作息不熬夜
  5. 氣溫變化大注意保暖

雖然多數孩子4週內會康復,但曾有案例在痊癒半年後突然腎功能惡化。醫師提醒:「紫斑消退不代表完全痊癒,就像颱風過後要堤防土石流,至少追蹤3年才能放心喔!」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