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抗癌30年名醫親授!10個日常習慣打造不怕癌體質

抗癌30年名醫親授!10個日常習慣打造不怕癌體質

【健康呷百二/特別企劃】說到癌症大家總是怕得要命,但你知道嗎?其實真正打垮患者的常常是「心理壓力」而不是癌症本身!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確診癌症,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癌友成功戰勝病魔。關鍵到底在哪裡?

行醫超過30年的黃聖周醫師在《當你改變意念,癌症就不存在》這本書裡,就分享了他從數千個成功案例中整理出的10個黃金準則。這些方法不只適合正在抗癌的朋友,對想預防癌症的普通人來說,更是從日常就能輕鬆實踐的保健法寶!


每天都要做的抗癌基本功

1. 起床先給自己愛的鼓勵

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,對著鏡子大聲說:「我今天超健康!」 別小看這個動作,臨床發現持續2週以上,患者的壓力激素會明顯下降。晚上睡覺前也要複習今天的成就,比如「我今天有好好吃飯」這種小確幸都能累積正能量。

2. 練出雷射級專注力

吃飯就認真感受米粒的甜味,工作就全心處理眼前文件。黃醫師特別提醒3C族:滑手機時不要同時追劇又回訊息,大腦不斷切換模式會消耗免疫力需要的能量。


吃對方法比吃什麼更重要

3. 把吃飯當成高級SPA

試試「321咀嚼法」:每口咬30下、吞下去停2秒、用餐至少花1小時。重點是要關掉電視放下手機,真的去感受「啊~這片高麗菜好脆」、「湯頭有媽媽的味道」。這樣吃不僅消化好,還能自動戒掉亂吃零食的壞習慣。

4. 呼吸走路法調節自律神經

「吸吸吐吐」走路術

  • 用鼻子吸氣2步 → 憋氣2步 → 嘴巴吐氣4步
  • 每天至少走15分鐘,走到微喘的程度就好 這個節奏能強迫改用腹式呼吸,幫身體排出更多廢氣,順便改善失眠和焦慮。

心理建設才是抗癌王牌

5. 當個「暫時性耳背」的人

聽到別人抱怨或講八卦時,練習左耳進右耳出。黃醫師發現很多患者康復後都說:「學會不把別人的話放心上,是我重生的重要轉折。」

6. 每天5分鐘鏡子對話

站在全身鏡前從頭到腳掃描自己:

  • 先找3個優點(例如:氣色不錯/頭髮有光澤)
  • 再找1個想改善的地方(例如:駝背要調整) 重點是要笑著對自己說:「你已經很棒了!」

身體給的訊號要讀懂

7. 隨時來個全身掃描

每2小時暫停工作:

  1. 閉眼從頭皮開始放鬆
  2. 檢查肩膀是否僵硬
  3. 感覺肚子是餓還是脹
  4. 腳趾頭能不能靈活動 這個「人體自檢系統」能及早發現小毛病,不會累積成大問題。

8. 想動就動的超隨性運動

身體說「想散步」就立刻去走10分鐘,不要等湊滿30分鐘才行動。研究發現少量多次的活動,比硬撐著做長時間運動更能提升免疫力。


進階版身心淨化術

9. 打造專屬充電站

在手機設3個鬧鐘:

  • 上午11點:做3次深呼吸
  • 下午3點:站起來拉伸
  • 晚上8點:閉眼聽1首歌 每天這5分鐘的「空白時間」,能幫大腦重開機,壓力值直接砍半。

10. 週末來場森林SPA

黃醫師最推薦的3個抗癌景點:

  • 陽明山夢幻湖(負離子濃度超高)
  • 宜蘭羅東林場(檜木香氣能鎮定神經)
  • 台南虎頭埤(開闊水域有助釋放壓力) 重點是要脫鞋踩草地/玩水/抱大樹,真的去接觸自然元素才有效!

同場加映|癌友親證有效的3個小秘訣

  • 把化療藥水想像成「超級英雄補給劑」
  • 隨身帶有香氣的護手霜(聞到喜歡的味道能瞬間放鬆)
  • 每天寫「康復日記」記錄身體變化

從今天開始,每天挑2-3個習慣來練習,你會發現身體真的會自己越來越健康!就像黃醫師常說的:「癌症最怕你活得開心,你越自在,它就越待不住啦!」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