🐟 2023魚油怎麼挑?6個超實用選購訣竅大公開
現代人工作壓力大,每天盯著電腦手機眼睛超痠!魚油根本就是3C族的救星啊~不過市面上一堆魚油品牌到底差在哪?今天小編用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怎麼挑,保證看完秒懂!
💡 魚油挑選六大黃金法則(懶人包表格在最後)
🔍 關鍵1:濃度沒90%根本在吃心酸的!
很多人以為魚油越大顆越好,其實根本搞錯重點!Omega3濃度至少要90%才夠力,像小編之前買過60%的,每天吞4顆根本在吃雜油,錢包瘦得比身體還快😭
✅ 聰明挑法:看營養標示「每顆EPA+DHA含量」,舉例來說:
- 達摩本草92%濃度:1顆含780mg Omega3
- 某品牌60%濃度:1顆只有300mg 高下立判啊!
🧪 關鍵2:rTG型態才是真王者!
魚油分三種型態,直接說結論: | 型態 | 濃度 | 吸收率 | 價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G | 30-50% | 普通 | 便宜 | |
EE | 50-70% | 差 | 中等 | |
rTG | 80%↑ | 爆高 | 較貴 |
rTG用獨家技術把分子變超小,吸收率直接飆升124%,雖然貴但真的有效!孕婦要補DHA尤其要選這種~
🔬 關鍵3:新鮮度看這3個指標!
別以為魚油不會壞!氧化變質的魚油反而傷身,這三個檢驗數字要合格:
- 酸價(AV) ≤3mg/g
- 過氧化價(POV) ≤5meq/kg
- 總氧化值(TOTOX) ≤20
像達摩本草和營養師輕食都有公布完整報告,吃起來才安心!
🌊 關鍵4:魚種決定純淨度!
「吃魚油反而重金屬超標」超可怕!把握兩個原則:
- 選食物鏈底層:沙丁魚、鯷魚
- 產地要乾淨:秘魯、挪威海域
避開大型魚類(鮪魚、旗魚),孕媽咪特別要注意!
📜 關鍵5:國際認證不能少!
認證就像魚油的身分證,必看三大標章:
- IFOS五星認證(魚油界奧斯卡)
- GOED國際標準
- GMP藥廠級製造
小編發現有些品牌只有原料認證,要選「原料+成品」雙認證的才夠力!
😋 關鍵6:吞嚥舒適度實測!
每天要吞的保健食品,尺寸超重要!實測熱門品牌: | 品牌 | 直徑 | 特色 |
---|---|---|---|
達摩本草 | 1.3cm | 迷你膠囊好吞服 | |
澳佳寶 | 3cm | 巨無霸建議咬破 | |
台塑生醫 | 1.5cm | 標準大小 |
怕魚腥味的人要選「低溫萃取」技術的,像Vitabox用分子蒸餾幾乎沒味道!
🏆 2023人氣魚油評比總整理
小編吐血整理6大品牌完整數據,直接看表格最清楚:
品牌 | 濃度 | 每日花費 | 認證 | 特殊技術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達摩本草 | 92% | $39.6 | IFOS雙認證 | SPD低溫萃取 | 吞藥困難者 |
營養師輕食 | 80% | $39.4 | IFOS+Monde金獎 | CLEANTEX淨化 | 重視CP值 |
娘家極淬 | 85% | $40 | SGS檢驗 | 專利DHA萃取 | 學生/上班族 |
Vitabox | 85% | $36 | A.A無添加認證 | 單顆防潮包裝 | 外食族 |
台塑生醫 | 85% | $40 | 逐批檢驗 | 複方添加紅藻 | 綜合保養需求 |
澳佳寶 | 60% | $30 | 無 | 維生素E抗氧化 | 預算有限族群 |
💡 專家提醒:這樣吃效果加倍!
- 最佳服用時間:隨餐或飯後1小時
- 避開鈣片:至少間隔3小時
- 孕婦建議量:DHA每天200mg以上
- 保存秘訣:放陰涼處或冷藏
小編真心話:與其買便宜雜牌,不如選有檢驗報告的優質魚油,畢竟健康不能重來啊!最近周年慶很多品牌都有優惠,趁現在補貨最划算唷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