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中年不發福!物理治療師教你練肌不傷身的飲食秘訣

40歲後身材不走山!物理治療師親授肌肉養成全攻略

最近診間越來越多「明明體重沒變,肚子卻越來越鬆」的中年族群來求診。物理治療師張高華發現,這其實都是「肌肉悄悄離家出走」惹的禍!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用「對的運動+對的吃法」把肌肉養回來。

肌肉流失比你想得更嚴重(附自救時間表)

👉 30歲開始:肌肉每年流失1% 👉 40歲之後:每10年掉8%肌肉量 👉 50歲後:基礎代謝率每10年降5%

最明顯症狀:爬樓梯開始喘、買菜提不動、腰痠背痛頻率增加。這些都是「肌力存款不足」的警訊!


兩個黃金動作這樣做才安全

▍棒式|每天3分鐘練出天然護腰

常見錯誤:屁股翹太高、腰部下陷 正確姿勢

  1. 手肘在肩膀正下方
  2. 腹部收緊像穿緊身褲
  3. 臀部夾緊保持水平 初學者版:膝蓋著地做「半平板」,感受腹部發力

▍深蹲|打造強壯下半身

保護膝蓋秘訣

  • 先練習「坐椅子」動作
  • 手扶牆壁保持平衡
  • 膝蓋不超過腳尖 進階技巧:在兩腿間夾抱枕強化內側肌群

運動飲食時間表大公開

時間點 推薦食物 份量建議
運動前1小時 地瓜、燕麥麵包 1個拳頭大小
運動中 小口補充常溫水 每15分鐘100cc
運動後30分鐘 無糖豆漿+香蕉 300cc+半根

關鍵提醒:運動後別馬上灌冰飲!會讓肌肉緊繃,建議喝室溫飲品幫助吸收。


中年練肌常見QA

❓關節會痛還能運動嗎? → 可先做「靠牆深蹲」或「躺姿抬腿」減輕壓力

❓喝高蛋白粉比較有效? → 天然豆魚蛋肉類優先,腎功能不佳者要控制攝取量

❓多久會看到效果? → 每周3次+飲食控制,1個月後體態會變緊實

最後叮嚀:別追求「爆汗」「痠痛才有效」,適當強度+正確姿勢才是持久關鍵!

分類:運動健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