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醫療變成酷刑:一位醫師女兒的善終實踐之路
真實故事:母親最後的生死課
行醫四十年的畢醫師永遠記得那個冬天,83歲的母親用逐漸僵硬的手指,在瑜珈墊上寫下「斷食」兩個字。小腦萎縮症讓這位曾經的瑜珈老師,連吞口水都會嗆咳。「與其被鼻胃管綑綁,我寧願清醒告別」,母親的決定開啟了長達三週的「畢業典禮」。
醫療現場的荒謬劇場
- 復健科診間常見「活死人」:插滿管路的軀體+空洞眼神
- 家屬經典台詞:「我們很愛你,所以不能放手」(無視病人撞牆自殘)
- 醫師最無奈情境:明知無效治療,還得配合演出
八大殘酷現實血淋淋解析
1. 醫院根本是現代刑場
全台80%臨終者最後身影:
- 冷冰冰儀器聲代替親人告別
- 急救時肋骨斷裂聲比遺言更清晰
- 想回家?醫師怕被告+家屬怕麻煩=繼續折磨
2. 不健康餘命比鬼故事更可怕
- 台灣人死前平均要當8年「活體標本」
- 真實案例:車禍腦傷少女→47年植物人
- 臥床日常:褥瘡+尿布疹+關節攣縮三重奏
3. 死亡禁忌釀成家庭悲劇
- 長輩避談後事→子女急救時精神分裂
- 典型對話:「阿公以前說要自然走…但現在醫生說可以氣切」
- 醫療糾紛恐懼症:寧可過度治療,不敢放手
4. 生前交代根本是張廢紙
- 遺囑寫明「拒插管」→家屬哭喊「再救一下」
- 最荒謬理由:等領退休金/保險金
- 醫師私下吐槽:「有些家屬在等財產分配」
5. 安樂死還要出國打卡?
- 傅達仁瑞士求死啟示錄:
- 300萬台幣起跳「死亡旅行團」
- 過程要拍影片+回答哲學問題
- 家屬不能哭(否則可能被拒)
6. 照顧者反成加害者
- 雲林孝子殺父案啟示:
- 長期照護=24小時監獄無期徒刑
- 法院判決書:「情堪憫恕」卻難逃刑責
- 社工最怕案件:全家都想死的長照家庭
7. 醫師的KPI迷思
- ICU變相成為「延命展示櫃」
- 急救成功=業績+1(不管病人是否生不如死)
- 資深護理師心聲:「我們在製造會呼吸的標本」
8. 法律綁架死亡權
- 《病主法》三大漏洞:
- 只限20歲以上(青少年癌末不能自主)
- 疾病種類限縮(漸凍人OK,重度憂鬱症NG)
- 需兩位專科醫師+見證人(農村長輩找嘸人)
你可以做的五件小事
- 每年掃墓時開家庭會議:討論「如果變成植物人…」
- 手機設緊急聯絡人:註明醫療偏好(中英對照)
- 參訪安寧病房:實際感受醫療環境差異
- 練習斷食法:從一日輕斷食開始體會身體訊號
- 連署修法:追蹤《尊嚴善終法》立法進度
畢醫師最後提醒:「母親用斷食教會我,善終不是放棄,而是對生命最深的敬意。當醫療只剩折磨,放手才是真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