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轉冷膝蓋就抗議?先搞懂真正原因
最近早晚溫差大,很多朋友Line群組都在哀號:「膝蓋像氣象台一樣準」、「上下樓梯快往生」。萬芳醫院家醫科陳柏臣醫師提醒,別以為膝蓋痛都是「軟骨磨光光」,其實肌肉量不足和關節穩定度才是關鍵!
破除3大常見迷思
- 只補葡萄糖胺就夠? ➤ 軟骨潤滑需要多種營養素協同作用
- 多喝大骨湯補鈣? ➤ 熬煮過程其實溶出更多油脂而非鈣質
- 少動就不會痛? ➤ 肌少症反而讓關節負擔更重
營養師認證!5大關節救星食物清單
① 深海洄游魚類|自帶天然抗發炎成分
為什麼有效:
- 鮪魚、鰹魚終生不停游動,肌肉含特殊咪唑胜肽化合物
- 能中和運動產生的酸性物質,減少肌肉疲勞感
- 每週吃2-3次,清蒸或低溫烘烤保留營養
② 乳製品|補鈣不能只靠豆漿
超實用挑選技巧:
- 全脂牛奶含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
- 不敢喝奶?改吃起司條或無糖優格
- 搭配芝麻小魚乾效果加乘
③ 膠原蛋白三兄弟|幫軟骨做SPA
- II型膠原蛋白:直接作用在軟骨細胞
- 蛋白聚醣:保持關節液黏彈性
- 軟骨素:緩衝骨骼衝擊力 👉 雞爪、豬耳朵食補有效,但要注意膽固醇
④ 彩色蔬菜|天然抗氧化劑
- 紫色茄子:花青素抗發炎
- 橘色紅蘿蔔:β-胡蘿蔔素修復組織
- 綠色花椰菜:蘿蔔硫素保護軟骨
⑤ 辛香料|廚房裡的止痛藥
- 薑黃粉+黑胡椒:提高吸收率3倍
- 生大蒜:含硫化物強化韌帶
- 肉桂:改善關節僵硬感
日常保養3要訣
- 坐著抬腿:看電視時雙腿輪流伸直5秒
- 泡腳時機:水溫38-40℃+15分鐘最剛好
- 體重控制:每減1公斤,膝蓋壓力少4倍
陳醫師特別提醒:「很多年輕人愛吃保健食品,其實每天吃夠蛋白質更重要!建議體重每公斤要吃到1.2克,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72克,分散在三餐比較好吸收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