🍅【番茄抗老全攻略】原來這樣吃才有效!
台灣街頭隨處可見番茄汁、番茄切盤,但你真的吃對了嗎?台北榮總高齡醫學專家陳亮恭醫師特別提醒,想靠番茄打敗自由基,關鍵在於「怎麼挑、怎麼煮、何時吃」這三大要點!
🔴 第一招:看顏色選品種是關鍵!
紅黃番茄大不同
- 大紅番茄要選「表皮透紅發亮」的,像熟透的牛番茄就是茄紅素冠軍,切開果肉呈現深紅色為佳
- 黃金小番茄要挑「整串金黃飽滿」的,這種β-胡蘿蔔素含量最高,適合需要護眼族群
- NG特徵:蒂頭乾枯、表皮有白色裂痕、摸起來軟爛出水,這些都可能已經營養流失
💡 專家小技巧:市場阿姨透露,帶點綠梗的番茄更新鮮!但要確認梗部沒有發黑霉變
🔥 第二招:這樣煮營養吸收多3倍!
破解脂溶性迷思
很多人以為生吃最好,其實茄紅素要遇油+加熱才會釋放!建議:
- 用苦茶油炒番茄蛋,能同時補充維生素E
- 煮成番茄蔬菜湯時,記得先煸炒番茄再加水
- 自製番茄肉醬:絞肉油脂幫助吸收,冷凍後營養不減反增
⚠️ 注意:別用太白粉勾芡!會阻礙茄紅素吸收,改用天然馬鈴薯泥增加濃稠度
🕒 第三招:吃錯時間傷胃又白費!
最佳食用時段表
時段 | 建議吃法 | 原因說明 |
---|---|---|
早餐空腹 | ❌ 絕對禁止 | 果膠+胃酸易結塊造成脹氣 |
午餐飯後 | ✅ 打成果汁連籽喝 | 幫助消化且不易胃痛 |
下午茶 | ✅ 烤番茄乾當零食 | 濃縮營養成分好吸收 |
晚餐入菜 | ✅ 搭配油脂烹調 | 提升茄紅素利用率 |
💊 特殊狀況:胃食道逆流患者,建議去皮去籽後再食用
🧑⚕️ 營養師加碼提醒
- 每天吃15顆小番茄或1顆大番茄剛好,過量可能腹瀉
- 搭配芭樂、奇異果一起吃,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效果加乘
- 男性保養可多吃**番茄炒豬肝」,茄紅素+鋅元素雙重保護攝護腺
最後要說,挑選台灣在地生產的桃園紅寶石番茄或玉女小番茄,當季現採的營養價值最高!記得把這篇實用指南存起來,下次買菜時就知道怎麼挑最營養的番茄啦~
(資料參考:陳亮恭醫師《寫給怕老族》凱特文化出版)